人的眼睛犹如一部照相机,晶状体就像照相机的镜头,而人眼眼底的视网膜则相当于感光底片。人眼的晶状体发生了混浊,医学上称白内障。白内障就如照相机的镜头变混浊了,光就难以照射至感光底片———人眼的视网膜,也就难以得到良好的图像。由于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的提高,我国已慢慢的进入老龄社会,老年性白内障也越来越多,目 前很多人对老年性白内障治疗认识上存在许多误区。 误区一:认为老年性白内障要等到成熟后,完全看不见才能手术。这个观念是过时的错误的。过去传统的方法由于未采用显微技术。因此,必须等待晶状体完全变成乳白色混浊,肉眼能看清后才手术。而且不植入人工晶体,所以白内障完全成熟了更容易摘出。这时患者长时间忍受失明的痛苦,给家庭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同时由于白内障成熟后不及时手术,可因白内障过熟而引起继发性青光眼、葡萄膜炎等并发症,病人可出现头痛、眼痛、流泪、恶心、呕吐等,这时如再手术,效果较差,有时甚至失去手术复明的机会。另外,老年性白内障一般双眼先后发病,一眼白内障成熟失明后,另一眼也会在一定时间内因白内障混浊发展而严重影响视力,所以对一眼白内障成熟已失明,另一眼尚剩一点视力的病人也应及时进行手术,否则等双眼都失明后再手术,将会大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可能因年龄增大身体健康条件不良或因眼部情况的变化而失去手术机会,将会造成终身遗憾。目前白内障的显微手术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如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同时植 入人工晶体。如果做超声乳化手术,白内障长的越成熟超声乳化所用的能量就越大和时间就越长,对眼睛的损害就越大,手术的风险也越大。所以从白内障疾病本身的发展可能会引起并发症和显微手术的需要来说,白内障手术要早一点做好。一般来说白内障病人视力降低到0.3就可以手术。
误区二:药物能治好老年性白内障 有些人不愿意手术治疗白内障,而轻信一些广告中宣传的药物能治好白内障。花了很多钱,白内障仍没有治好,最后还得手术。由于白内障,尤其是老年性白内障发病原因和机理尚不十分确切明了,目前尚无任何一种药物能治愈或完全阻止白内障的进展 白内障药物治疗没有确切的效果,目前国内外都处于探索研究阶段,一些早期白内障,用药以后病情可能会减慢发展,视力也稍有提高,但这不一定是药物治疗的结果,因为白内障的早期进展至成熟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它有可能自然停止在某一发展阶段而不至于严重影响视力。一些中期白内障患者,用药后视力和晶状体混浊程度都未改善。近成熟期的白内障,药物治疗更无实际意义了。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不下几十种,有眼药水或口服的中西药,但都没有确切的治疗效果。鉴于目前尚无药物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延缓白内障的发展,因此当白内障影响生活时,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方法。
误区三:白内障手术后视力就一定能恢复正常 。 大多数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病人术后视力恢复的比较好,所以许多病人对白内障手术的风险认识不足,认为白内障手术后就应该恢复正常 视力。如果视力恢复的不理想就认为是医生的手术有过失。应该认识到任何手术都会有风险,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成功,手术的并发症可以影响术后视力,另外 全 身疾病或其他眼病而并发白内障,诸如糖尿病、高度近视眼、青光眼,老年性黄斑变性等,这类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不好。因为这些病人同时还可能伴有眼底病变存在,如视网膜出血、渗出、变性或视神经萎缩等。由于混浊的晶状体挡住视线,眼底病变程度难以估计。而白内障手术只能把混浊不清的“镜头”晶状体换掉,安装一只新的“镜头”人工晶体,而目前对“感光底片”视网膜还不能更换。因而,这类病人看物体仍是模糊不清的。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白内障手术是成功的,而术后视力恢复不让人满意,就是由于只换“镜头”,而无法换“底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