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童眼病,是指在视觉发育期间,由于各种原因(如高度远视、斜视、上睑下垂、角膜混浊、先天性白内障等)造成视觉细胞的有效刺激不足,从而造成矫正视力低于同龄正常儿童的一种视功能发育滞后状态。
随着眼健康知识的不断宣传和普及,弱视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家长对孩子的眼睛健康也越来越重视。目前“视力低”是家长所能关注到的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很多家长将“视力低”等同于弱视,这样对吗?这种回答是不科学、不正确的。
弱视严重危害儿童的视功能
弱视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童眼病,是指在视觉发育期间,由于各种原因(如高度远视、斜视、上睑下垂、角膜混浊、先天性白内障等)造成视觉细胞的有效刺激不足,从而造成矫正视力低于同龄正常儿童的一种视功能发育滞后状态。
在学龄前及学龄儿童中的患病率约为3%,也就是说在我国3亿多儿童中,大约有1000多万弱视儿童,且只有小部分儿童得到有效治疗。
目前,弱视已引起广大家长及眼科医生的极大关注。但也由于很多人没有抓住弱视的本质,使得我们弱视的治疗有扩大化的趋势。
弱视的本质
其实,弱视本质上属于一种视觉发育异常(滞后)的状态。
研究表明:正常儿童视力发育平均水平为:3岁0.5,4岁0.7,5岁0.8,≥6岁1.0。裸眼视力低于上述标准称之为视力低常,矫正视力低于上述标准称之为视力异常。
2009年11月,弱视的定义被重新修订为:视觉发育期,由于单眼斜视、屈光参差、形觉剥夺或双眼高度屈光不正等异常视觉经验,造成单眼或双眼最佳视力低于正常,或双眼视力相差2行以上,临床检查无可见的器质性病变,经恰当治疗后视力可以提高或完全恢复。
所以,真正明白了什么是弱视,我们就能更好地治疗弱视。
孩子得了弱视,怎么办?
首先,要有信心。及早的配合弱视的医生进行治疗,找到发生弱视的原因。
由于导致弱视的因素不同,所以进行治疗的方案也不尽相同。而在临床工作中,多数弱视患儿同时存在多种发病原因,必须认真分析,找出主要原因,才能正确诊断,处理得当。
同时弱视的治疗需要在儿童视功能发育期(3岁前为关键期、10岁前为敏感期)内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否则超过治疗年龄(一般12岁为治疗极限年龄)将会导致终生的视功能低于正常或双眼视功能(如立体视等高级功能)丧失,影响正常的学习、就业与生活。
其次,要有耐心。因为弱视的治疗过程即是促进视觉发育的过程,疗程一般较长。治愈平均需要18个月左右。
疗程长短很大一部分因素取决于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轻度弱视者,若坚持治疗,数月即可治愈;重度弱视需2—3年,其中依从性差者需5—6年甚至不能治愈。
最后,要有决心。由于弱视患儿处于发育阶段,功能的建立与恢复后极不稳定。为了保持疗效的稳定及防止复发,治疗期间须严格按要求复诊。所以对于初见效就立即停止治疗,而不进行巩固治疗,孩子弱视眼的视力很快又会下降。
对于这一点,家长要注意。不能在孩子的视力恢复正常后,就如释重负,放松甚至停止了治疗,这样会导致孩子的弱视很快又复发。因此要进行巩固治疗,并最终经过三年的随访,直到患儿的视力一直保持正常才算治愈。
因此,得了弱视不可怕,让我们拿出信心、耐心以及必胜的决心彻底治愈弱视,让孩子为自己的未来绘出雄伟的蓝图。
|